2007年11月24日 星期六

示範評量

示範項目1
示範項目2
示範項目3

示範項目1

步驟1
步驟2
步驟3

示範說明

指導老師:孫秉良 老師
拍攝地點:署立基隆醫院急診室
拍攝日期:96.11.01
拍攝成員:謝麗華、蕭乃華
示範者:蕭乃華
拍攝者:謝麗華
旁白:楊新梅
技術準備用具:洗手乳一瓶擦手紙垃圾桶
拍攝準備用具:照相機一台〈靜態拍攝〉、攝影機一台〈動態拍攝〉
腳架一個
  • 洗手之目的:降低院內感染---90%以上病原菌可由一般性洗手方式清除,避免病原菌在不同病人間散播,避免醫療同仁在工作中得到感染或將病原菌帶回家,並提高醫療品質。
  • 洗手的時機:接觸到微生物源體液、粘膜、受傷的皮膚、傷口、受污染的物品。執行侵入性醫療行為前後。進入嬰兒室或加護病房前。進入隔離病房或照護具傳染性或有多重抗藥性細菌菌落移生之病人。照護不同病人之間。穿手套前脫手套後。
  • 洗手之注意事項:
  1. 肥皂液、消毒溶液:不需裝滿,約一半的量即可, 以避免溶液遭污染。盛裝容器最好用丟棄式,如需重覆使用,則於溶液用完後,應先清洗容器再裝新的溶液,不可直接加入還有剩餘之容器中。
  2. 工作時若戴手套,兩個案之間應洗手,脫除手套時亦應洗手。
  3. 由於護手乳液不是無菌,所以洗完手後勿再塗乳液,以免造成細菌或黴菌附著。

技術理論

文獻回顧歷史: 1822年法國藥師用含氯的石灰水或蘇打水當抗菌劑去除屍體的臭味。 1843年Oliver Wendell Holmes : 依據觀察,提出產褥熱是經由醫護人員的手而散播的。 1846年 Semmelweis (1818-1865,匈牙利醫師):實施洗手,成功降低產褥熱發生率。他被稱為感控之父。 1995年健康照護感染管制實務諮詢委員會建議使用含抗生素的洗手皂及消毒性乾洗手液洗手以控制抗藥性菌株的散播。 醫護人員的雙手菌數大約分為兩類:固有性微生物及暫時性微生物,固有性微生物可在皮膚上生存並繁殖,多數存在表淺皮膚上,惟10-20%存在於深層皮膚毛囊內,含殺菌作用之消毒劑可將之清除。大部分固有性微生物不具致病性,也較少造成院內感染,對免疫防衛系統被破壞、或曾接受固有性微生物侵入深部組織之手術,如瓣膜手術,以及其他侵入性醫療措施,則可致病。主要包括表皮葡萄球菌、靜止桿菌、Corynebacterium等。 暫時性微生物(transit flora)-由於接觸而附著於手部,最常見大腸桿菌、綠膿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克雷柏氏肺炎桿菌等。存留時間一般不超過24小時,少數長達幾天至幾星期,在皮膚上不會分裂繁殖。院內感染的致病菌,大部分屬於暫時性微生物,其來源可能是接觸菌落移生或感染的病患,也可能經由接觸微生物污染之物品或環境。普通肥皂與清水洗手一分鐘,即可除去98%以上的暫時性細菌而洗手的作用就是洗掉肉眼看得見的髒污及減少手上的暫時性菌叢(例如:幫病人量血壓,換床單時可使用清潔劑洗手;作侵入性治療時,例如:置放留置針、插中心靜脈導管時以消毒劑洗手)。此外插有導尿管、氣管內插管及血管內導管患者,較易得到院內感染,因此在照顧這些病人時,更應注意手部衛生。 話雖如此,醫護人員洗手的遵從性(compliance)卻不高,一般而言,只有30%至50%,主要的藉口包括:忘了、太忙、洗手槽太少、太遠、缺乏毛巾、紙巾、肥皂、洗手會造成皮膚刺激、乾燥或認為洗手不切實際或洗手沒有什麼好處。我們知道醫護人員的手常被微生物嚴重的污染。一項丹麥的研究顯示,當護理人員手戴雙層無菌手套,從事各種護理工作(例如:傷口換藥、倒尿、抽痰),再將外層手套取下剪成碎片,用無菌水沖洗培養,可發現有十萬以上菌落形成單位(colony forming units)的污染。 故世界衛生組織將2005年10月13日訂立為國際洗手日,目的是要呼籲全世界,透過洗手這個簡單但重要的動作,加強衛生意識,以防止感染傳染病。

首頁

動機
目的
研究流程圖